2012年1月9日 星期一

兩岸空軍備戰之我見   臺北醫學大學教官 王志航

fdgdf dfgfg sddsf fdggg fdgdf 


兩岸空軍備戰之我見   臺北醫學大學教官 王志航
教育部九十年度軍訓人員論文著作佳作摘錄出處:http://www.youth.com.tw/winnie/winnie08.htm
壹、兩岸空軍建軍備戰之方向:
未來兩岸空戰在雙方戰略戰術之指導下,以擊中敵國空軍要害,速戰速決為主,在戰術上徹底消滅敵軍有生力量,達到勝利目的。
一、我國空軍以保存持續戰力為主,主要建軍備戰的方向有以下五點:
(一)確保戰機生產力:
目前我國空軍主力戰機僅部分自製,仍須提高自製率。其他幾型主力戰機(如F-16及幻象2000)雖非國造,在維修零件的供應上,未來應爭取在國內生產,這是彌補戰損最佳途徑。
(二)保存戰力之道在「地下化」:
十個小型地下化基地,每處可停放廿架戰機,勝過一個可存放百架戰機的大型地下化基地。故臺灣戰機的地下基地,東部一個「佳山」已足夠,其他應用小型基地,分散儲存戰機為佳。
(三)提高重創後的恢復力:
臺海戰爭一旦爆發,空軍是第一波交戰軍種,我空軍戰力遭受重創應可預見,因此重創後的恢復力至為重要。除生產與維修外,機場跑道的修護力目前仍很薄弱,臨時修補跑道用的鋼板嚴重不足,這是極待改善的問題。
(四)「不決戰」戰略指導之運用:
按中共空軍對臺海空戰指導,一經開戰就是連續決戰,以一波波大型空戰,在極短時間內摧毀臺灣空軍戰力。臺灣空軍要不要決戰?確實是極大的難題!以「不決戰」為手段,並非一味躲避,而是保存戰力之道,達到保存一支適時可戰的空軍戰力為目的,這是目前我國較佳的空戰戰略指導。
(五)聯合制空作戰:
「制空」已非空軍專屬任務,以我國空軍主力戰機(經國號、幻象2000-5、F-16),在數量與性能上,應屬局部空優範圍。但若沒有陸軍地面飛彈部隊(天弓、愛國者系統)和海軍艦艇防空火力配合,局部空優也可能被共軍大量戰機摧毀。故聯合「制空」之道,應大量發展地面防空飛彈為主,戰機取得代價甚高,地對空飛彈成本較低廉。
本島防空火網已編織得相當嚴密,我國自製天弓系統飛彈已列為最高優先量產,並成立機動發射部隊部署在重要地帶,甚而推進到外島,組成空中飛彈阻柵,擊毀任何進襲之目標,將更能增加空防界線,增長作戰縱深。
二、中共空軍戰略指導以集中優勢兵力,各個殲滅我空軍戰力為主,主要建軍備戰方向有以下四點:
(一)從先進國家大量吸取航空科技、空軍戰術戰法等有關新知。
(二)學習以阿、英阿、波灣戰爭等空戰經驗,配合電子作戰,以增加勝算,減少戰損。
(三)戰機廣泛採用匿縱技術和使用視距外全方向攻擊武器。
(四)空戰將在太空衛星、預警機、戰鬥機、電戰機、搜救機、空中加油機及遙控飛行載具(RPV)等相互配合下進行,以增加勝算,減少戰損。尤其著重衛星及電子作戰之運用。
  綜合上述各空戰特點,中共認為未來空軍戰略,要把傳統的「兼顧防禦與進攻」轉為「強調進攻」,把「防守重要城市」轉為「消滅敵方有生力量」。轟炸機應深入敵境後方,負責摧毀重要戰略目標;攻擊機為地面部隊「清道夫」,負責突擊敵方戰術活動目標;戰鬥機則仍「全力以赴,全殲入侵之敵」,它是打擊敵方空軍的主要力量。
貳、臺澎防衛作戰中空軍之運用:
  臺澎防衛作戰之基本概念,應取決於開戰之初能摧毀或阻止中共來自空中之攻擊,故必須建立有效的防空網與早期預警系統,部署具有向外延伸之機動性防禦部隊(含飛彈系統),俾能擴大防禦縱深。
一、作戰概念:
(一)確立聯合防空思想,發揮協調合作精神,把握有利態勢,創造空軍決勝條件。
(二)空軍戰力能否發揮與持續,實為防空作戰中決定勝負的主要關鍵。
二、兵力運用概念:
  空軍兵力運用係依據戰略指導及作戰計畫所訂摧毀目標之優先次序,集中可用兵力,有系統地貫徹戰略指導與作戰計畫,以有效達成任務;並本著節約兵力原則妥善分配兵力。
  防衛作戰在戰略持久之指導下,空軍以保存持續戰力為重點,其運用以防空作戰與反制作戰為第一優先。
  空軍兵力的強弱,重點不在其數量是否龐大,而在能保持立即反應之能力,以主動攻擊和奇襲的交互運用,以寡擊眾,以質勝量。
(一)兵力劣勢,不等於「被動」:
  兵力優勢,雖是作戰「主動」、「被動」之基礎,然而戰爭之「主動」權是靠有意爭取的,而且作戰雙方之優勢和劣勢,主動和被動,並不是絕對一成不變的,優勢中含有劣勢因素,劣勢中亦含有優勢因素,要將被動化為主動,劣勢化為優勢,這是靠指揮官正確判斷和指揮藝術來達成。
(二)指揮官運用兵力應發揮「靈活性」:
  指揮官要完成作戰計畫,必須把「計畫性」和「靈活性」結合起來,「靈活性」就是具體實現「主動」於作戰之中,也就是靈活使用兵力。第三次中東戰爭開始前,以色列在突擊埃及機場時,打破以往的做法,把發動突擊的時機選在六月五日(星期一)早晨七點四十五分;這就是利用敵軍軍官進入指揮崗位前、雷達站交班空隙及敵空軍戰力最弱之時,因此劣勢兵力作戰尤重「謀略欺敵」。
參、結論:
一、空軍是「戰爭勝敗關鍵因素」的觀念,產生以空權為中心之武力總體戰:
  現代戰爭是新科技的考驗,在波斯灣戰爭中,多國聯軍部隊以爭取制空權為首要,空權再次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,空權的發展改變人類原來的作戰觀念,已被視為左右戰爭勝負的關鍵。
二、新科技將成為兵力運用新典範:
  空中兵力與資訊電子作戰相互結合,將形成未來主導兵力運用的要件。
三、空軍建軍備戰的改變:
  航太科技的變革,將帶動空軍建軍備戰的改變。例如:UCAVs(無人戰鬥飛行載具)能夠做到載人飛機所無法達到程度,因為它不受人類體能極限的限制;UCAVs可以做20個G以上的能力,並裝載更多油料和武器,攻擊更遠的目標,發揮更大的戰力,最主要是不怕被敵軍擊落,因為沒有飛行員了!
四、對臺海空中安全之認知:
  臺灣海峽距離短,預警時間不長,在基本理念上,海島空中攻防作戰是將戰場帶離本島愈遠愈有利,中共如果犯臺,應將戰火撲滅在對岸、海峽或灘頭,避免內陸決戰。不管共軍運用何種空中戰具,定要在開戰前破壞其編組,重創其戰力。
五、未來空權趨向——高科技優質空軍:
  從波灣戰爭中,多國聯軍部隊以極優勢的空中武力與質優空軍的運用,不僅再度顯示空權在今日國防上的重要性,也是現代戰爭勝負的關鍵與國家、民族生存發展的鎖鑰,實不容我們忽視;而且由於F-117A隱密戰機及情報衛星、聯合資訊、電子作戰尖端科技的發達,亦展現了未來空權可能的趨向,對我國空軍的發展更具有參考價值。 

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



分享

Facebook
Plurk
YAHOO!


facebook yahoo msn google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